请输入关键字
top
我想...
【校友·人物】一位北大生科人的两会侧记
2020-06-04

在国内疫情防控整体趋稳向好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社会生活重启的重要一步,2020年的两会刚刚胜利闭幕了。北大生科校友会第一时间连线了其中一名与会校友(郑春阳,北大生科1994本校友,在天津从事生物技术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并通过对他的见闻摘录,从几个侧面与大家分享今年两会上的那些事儿。


见闻一:如此大会,防疫是关键

“早在5月19日下午,我和天津的5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已分批分组抵达驻地。首先在室外帐篷里进行口咽拭子取样。如果算上出发前在天津的那次取样,来京的委员们都至少经过了两次核酸检测。会议的细节安排处处体现了防疫需要。一是在公共区域都要求佩戴口罩。二是分批用餐,绝对禁止从驻地外出。三是会议日程缩短至6天半。四是减少了大量媒体人员和随会人员,这导致不少委员都要兼顾拍照和录视频等,以便协助保留媒体宣传素材。”


见闻二:科技履职,便捷又高效

 “本次参会,从自身民企背景和从事行业的角度出发,共提交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多措并举 大力扶持民族品牌的提案”,另一个是“关于改革化妆品行业环保监管政策的提案”。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移动履职APP正式提交,较往年足足提前了两天。”


见闻三:求真务实,方显大国本色

 “5月21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会议庄严隆重,委员们脸上的口罩挡不住眼里的兴奋。2000多人汇聚一堂、共商国是,此时此刻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敢做、才能做。国歌毕,大家共同为因疫情去世的同胞默哀1分钟。今年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精简凝练,务实高效,处处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处处体现了过去一年委员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


见闻四:宏观调控,关注民生

 “5月22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列席人大开幕会,听取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王晨副委员长关于民法典草案和香港国安法决定草案的说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字字珠玑,是对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我既感动又激动。感动一是因为报告多处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巨大的困难挑战,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二是由于形势的不确定性,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体现了我党一贯实事求是的作风。激动是因为今年推动经济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我个人的整体感受就是“省、减、推”。“省”是让各级政府过紧日子,“减”是为企业减税降费,“推”是用宏观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见闻五:推动法治,

坚决捍卫国家安全

 “小组会上,听了几位港澳委员的发言,每个人都坚决支持香港国家安全法,坚决与分裂国家的暴行作斗争。一位委员提到的一个情况给了我很大触动,他说自己的朋友由于说普通话的缘故不敢上街,怕被暴徒从车里揪出来打一顿。以小见大,立法维护在香港地区的国家安全刻不容缓。”


见闻六:从生命科学角度参政议政

 分组讨论中,成功抢到了一次发言机会,随即表达了我对民法典人格权编第一千零九条的支持,即“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需要遵守的条文,我还举了两年前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作为例证,得到了与会委员们的肯定。

 两会已经结束,但本届会议所传递的中央宏观调控的决心与各界代表委员的集体智慧,必将引领带动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新闻链接

两会上的北大生科人

今年两会期间,北大生科人中共有5名校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他们是(按入校年份排列)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上一篇:【校友·资讯】两届六奖 且看科技战线上创新争先的北...
下一篇:【校友·生活】第五季校友医师健康咨询在线回归 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