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我想...
【校友·资源】“心与心”的邂逅:第四期北大生科校友医研结合沙龙成功举办
2022-09-26

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的交互结合,本就是一场令人心动的交流碰撞;而心脏研究领域的医研结合,更是一场“心与心”的美妙邂逅。

众所周知,在有着97年悠久发展史的北大生科所孕育的全球1.52万名生科人中,有将近25%活跃于医疗卫生领域。他们中,既有从民国时期直到2002年的众多协和医预校友,也有1995至1999北医临床七年制的校友们,更有在协和4+4、上交医学、华西乃至海外医学院等知名单位深造的校友群体。

面对如此庞大的校友从业群体,特别是在疫情时期的当下,如何让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校友们交相辉映,加速发展,成为了北大生科校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之前三期医研结合沙龙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2022年9月25日,第四期北大生科校友医研结合沙龙在燕园金光生命科学大楼成功举办。作为本期嘉宾,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的北大生科1996医预吴炜校友及其团队与学院王世强教授实验室成员齐聚一堂,围绕共同关心的课题展开深入交流。整场活动由学院校友会秘书长刘超主持。

吴炜校友进行主题报告

开场不久,吴炜校友首先作了题为《协和疑难罕见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主旨发言。他从北大与协和的渊源入手,回忆了自己在燕园学习生活的青葱岁月。紧接着,他以如何做一名协和临床医生为题,讲述了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如何进行交互支撑与转化,并对协和医院在罕见心血管病领域进行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平台的建设和基因治疗探索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逐一进行了介绍。最后,吴炜校友还和大家共同就未来心血管病研究领域内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进行交互支撑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王世强教授介绍研究进展

随后,王世强教授作了题为《细胞钙信号及病理调控》的报告。王老师首先对实验室在心脏疾病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简介,并从心衰、心梗等疾病的共性入手,讲述了细胞内钙信号的产生过程及其在心脏生理调控中的重要性,随后对自己课题组在钙信号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与协和医院心内科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探索点进行了互动。

刘颖娴博士发言

侯婷婷老师发言

紧接着,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刘颖娴博士以《重症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精准诊疗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她从免疫检测点的研究历史铺开,结合临床治疗现状,介绍了协和医院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心肌炎的基础研究工作、协和医院的平台优势与可能合作的研究方向。

之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侯婷婷老师就NDUFAB1这一线粒体定位的酰基载体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功能研究进行了报告,并介绍了该蛋白在心衰的病理发生过程中参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主题报告环节后,发言嘉宾逐一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有关问题。随后,医研意向双方进行了深入恳切的交流,并参观了有关实验室。



北大生科校友会

微信:bdskxyh

努力构建全球万余名北大生科人的精神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校友·海外】四海一心:第11届北京大学北美生物医...
下一篇:【校友·节庆】致敬北大生科人的第38个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