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我想...
不忘初心 发现自我——肖振龙校友在2016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6-07-05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能够作为校友代表,受邀在北大生科院2016届毕业典礼上发言,我深感受宠若惊,万分荣幸。我是2003年毕业的,从那时起即与生物学研究者的生涯渐行渐远,直至成为了一名中学生物老师。即便如此我还不断地幻想着能够站回到北大的讲台上,今天算是梦想成真。从接到邀请到现在,我一直都在疑惑为什么北大生科院会让一名中学教师在此发言呢?因为我自认为绝够不上所谓优秀校友的代表。但为了鼓舞自己,也要踅摸一个理由。猜想莫非是让我来向大家传递一种声音——生科院的学生毕业后将会有无限种的可能!

当年我选择生科院的很大原因是1996—1997年间出现的一只叫做多莉的羊,让我毅然决然地相信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所谓“生物学世纪”的正统理解是说生物学将引领整个世纪的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当然现在这句话有了很多版本的解释,目前来看很有道理的一种解释是21世纪做什么工作的都会有学生物毕业的。甚至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科院的学生去打印论文,印刷店的老板一边装订,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你这电泳跑的不行啊!”这显然是来自生科院学生的自黑。当年本科一年级时,有位老教授在闲聊时对我们说:“要在生物学领域有所建树,起码要先积累10年。”4年本科,5—6年博士毕业,再加上1—2期博后算的。当时听来,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我的荣耀感油然而生。然而,十年之后“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对我来讲,虽然名头还是生物学老师,但冠以“中学”二字,显然与主流学术已经相去甚远。促成这个小小背叛的重要原因是,我在偶然间发现自己居然很喜欢讲课,恐怕这就是好为人师吧。就这个理由支持我走到现在,并逐渐发现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大有可为。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机会就像是注定的,它埋在你的DNA中。时刻准备发现,并诱导其高表达。

同学们,或4年或10年或更久的生物学经历,将是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虽然不清楚你们的毕业去向,但估计继续留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该是多数。我希望你们的这种选择不是由于惯性,或称为久而久之的眷恋;我希望这种选择是来自于对生物学人生的强烈认同,或是在继续等待着发现的机会。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随机重组,每个有性生殖产生的个体必然存在差异。请发现并珍视这种差异,造就你们的独特人生。

谢谢大家的倾听。

 

 

2016年7月4日

上一篇:认真做人 认真做事——吴虹院长在2016届毕业典礼...
下一篇:尊师走进艺术殿堂 文化丰富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