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嘉宾、校友同仁们: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司徒惠芬,父辈来至广东开平。1993年至1995年身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预科班就读。阔别20年再次回到母校的怀抱,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久别的家里。
1993 年我提着行李独自来到北京。当时首都机场只有一个航站楼,从机场到北大的路程也大都是灰色的居民楼。到达北大后我开始了数年的白菜生涯,相信在座的部分校友还能记得那些醋溜白菜和白菜炖粉条的日子。这数年的白菜生涯后来证实是段最有价值也是最为怀念的日子。北京大学的校园集学术、活力与宁静于一体,让学子无论在任何的情绪波动中都能找到归宿,获得灵感。北京大学的老师们不单传授扎实的知识,最难能可贵的是还指引了我们寻找打开知识堡垒的钥匙,这对我后来的发展给予了相当的帮助。在此我想向北京大学的恩师们、领导们给予我最诚挚的感谢。
数年前,当我在马来西亚公立医院服务了7年后,领着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公共服务局奖学金踏上了大英帝国的土地,潜心继续研究临床肿瘤学,并在2014年获得英国皇家放射科学院肿瘤学分院的FELLOW荣誉。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西化,发展中国家的肿瘤发生率逐渐增加,相反的,发达国家的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在过去的20年却下降了20%,这不单是高科技的结果,更是临床研究、循证医学、普及教育及辅助治疗等相结合的功效。日后我希望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所做的关于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的工作带到马来西亚开展,也希望能够与国内同行继续交流,将西方治疗肿瘤的经验与他们分享。
马来西亚是中国以外汉语及中华文化保留相对比较好的地区,我们的孩子好多都被送到华校接受母语教育。随着到母校求学的马来西亚同学逐渐增加,马来西亚北京大学校友会于2013年成立,并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由当地校友发起并正式注册的北大校友组织。本会在宣传及普及大马人民对北京大学的认识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成立两年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两场年度的迎新茶会和数场专题讲座,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争取更多专家学者赴马来西亚交流讲学,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政、经、文、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习主席“一带一路”的思想。
今天我们荣幸地得到北大校友会对个人与组织的奖励,我们将把此次奖项作为鞭策我们不断进步与创新的动力,努力谦卑地将母校的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文化领航祖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间交流,积极推动全方位的合作与互信。
在我来到北京大学求学前,我的先父曾勉励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让我好好尊敬师长。今天我想加上一句“一日为校,终生为母”,相信母校源源不断的支持将会引领我们步向另一个事业与人生的高峰。
谢谢大家